close

淺談線材、空間擺位及震動處理的差異

132747.jpg

20221208_211258.jpg

49875.jpg

以上三種對於聲音表現會有差異的方式都屬於較講究玩家經常討論的部分!

 

線材呈現感受度落差極大,以一般聆聽的大眾而言器材附贈的電源線到網路上購買千元到萬元線材,這個部分的差異是較多人能聽出的。從這個程度再往上後聽出差異的人就越來越少(包括我在內)。相同道理在傳輸線的部分也是!

 

空間擺位與每個人聆聽的環境息息相關。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立且寬廣的視聽間,絕大部分人都是客廳環境或是個人房間內擺放。所以空間侷限性也是大多數人會碰到的問題。

 

震動處理是一種似懂非懂的問題。大多數人對於震動傳遞有一些概念,但更多的是一種自己的想像。聲音的產生就是來自於震動,傳遞這個震動的介質是空氣,所以我們所聽到悅耳的音樂是因為喇叭震動透過空氣傳遞到我們耳朵。但這裡所謂的震動處理並非空氣傳遞的震動問題,更多的是設備或喇叭接觸的平台、桌面或地板所產生的問題。

 

以下就我個人開發音響相關產品的這幾年來聽感陳述

音響設備對於一些器材、線材、擺位及隔震都會有變化。而這個變化是大是小取決於個人聽感問題。

我相信擁有金耳朵的人絕對不會是多數人,大部分的人在聽力正常的情況差異性不會太大,所以探討這類問題我比較會用一般人的角度去解析。

 

  • 為什麼線材從一般附贈的到更換千元到萬元較有感受,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這樣的。因為一般附贈的線材通常都是鍍銅的線材,而當你更換到材質為全銅或是全銀的材質,除了增加了導電性外,訊號傳輸過程失真度也可能損失較少。所以從一般鍍銅到全銅這個差異就會讓人有感,但這個部分的提升再往上差異性就越來越小,耳朵的分辨率已經只有少數人能夠區別,且多幾次盲測就幾乎快分辨不出來。材料差異的確能提升音樂清晰度,畢竟音響系統就是一門電子學,使用專業儀器去分辨得到的是非常微觀差異,這實在是很難去說明好壞。所以單用科學角度去探討又太生冷,但太感性的用藝術角度探討又太玄呼,以我自己為例,我則是問自己聽音樂的本質是為了甚麼?呈現出的音樂是自己喜愛的就具備那個價值。當初參加了測試線材的活動,線材從最便宜一條線30元到一條線40000元,在不知線材類別的盲測下從便宜到貴的都有人喜歡,喜歡30元和喜歡40000元在音樂享受上是得到相同價值的,差別只在於產品價格不同而已!

2023-05-17電源線.jpg

 

  • 為什麼空間擺位會影響聲音品質?我相信這問題應該會有些人難以理解。簡單用一個例子讓大家參考,當你在家中環境最開闊的客廳清唱和去浴室清唱,在詢問家中其他人這兩次唱歌有差別嗎。我相信大多數家人回覆都是浴室聽起來好一些,其原最大原因就是空間問題。空間越大反射回傳的諧波就越少,相反空間越小反射越多。而處理空間問題也是一門專業的學問,而我也只能說一個大方向。聲音與光線相同都是直線發散,所以擺位最重要就是找到空間內適中的擺放位置及角度,讓兩支喇叭同時在發聲形成較佳的共鳴。現實中居家聆聽音樂絕大部分都是受到空間的侷限,所以是否要貼牆近或遠、角度要tone in還是不要tone in太多、兩個喇叭距離,以上這些在受到侷限時也沒有辦法有太多選擇。實際上除了上述問題外還有一個較直接的問題,也就是聆聽時所調整的音量。因為聲音也是能量的一種表現,當你在狹小空間音量太大聲模糊感自然會增加,空間大音量不足聽起來也會很短促的感覺。適當的音量加上空間擺位在好的點上,這的確是能提升喇叭發散音樂的清晰度。

29400.jpg

173005.jpg

  • 震動處理是個很抽象的問題,我們這邊探討的震動是設備本身產生而影響聲音品質的問題。而這最直接探討的就是喇叭,因為喇叭是將所有訊號源直接呈現,而呈現聲音就必續推動單體,單體在做活塞運動產生音源,單體與箱體需要相互耦合所發散的聲音才會更貼近真實狀態。這也造就了喇叭本身會是發出聲音終端的震動源,只要有聲音箱體就會震動。而一部分的人認為震動就是吸收就好,所以直接購買號稱能吸震、減震或除震的產品。另一部分的人認為原廠墊材就是專為該款喇叭設計,所以這問題原廠一定有考慮。最後一部分的人認為墊材就是調音用品,所以喜歡哪種類型的聲音就去墊有加乘該聲音的墊材。實際上上述陳述的三種類型的玩家其實是同一種族群,這要怎麼說呢姑且聽我娓娓道來。
  1. 第一種類型的玩家會考慮吸震、減震及除震方向是對的,但目前市面上的產品對於減震的機構都是僅在材質選擇上而已,實際使用時也抑制了喇叭的震動,此方式著實就是調音的一種,調音的是一種軟性材質而已。
  2. 第二種類型的玩家認為原廠有考慮過震動問題,所以以相信原廠墊材就是最佳選擇。這類想法也不能說是對或錯的,我這邊簡單說明一下原廠的概念。市面上讓玩家使用有感的墊材,便宜的幾千元,昂貴的更有可能比喇叭還貴。這些開發墊材廠商不需要考慮喇叭製造的問題,他們需考慮的是墊上自家墊材帶來的效果。反之喇叭製造商主要是製造高品質的喇叭,墊材本來在喇叭原廠眼中就是一個附屬品,他只要出一個大眾都能接受成本低廉的配件即可。況且喇叭原廠若未具備專業的墊材製作能力,到時候墊上原廠墊材反而讓聲音變糟那豈不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一般喇叭原廠提供的原廠墊材都是大家普遍觀念形成的安全牌,也就是少做少錯的概念。
  3. 第三種類型的玩家就是了解既然無法處理好震動問題,那不如在市場上的零零種種產品中,選一個自己喜歡的。line_oa_chat_230425_212412.jpg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說這三種玩家其實是相同的,那你一定會想問什麼樣的墊材會是不一樣的墊材?
我認為過往的一些音響震動處理的認知侷限了墊材的創造,實際上不一樣的墊材也就是能隔絕震動傳遞但卻又不影響喇叭震動狀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2q8HkUbJbo

最後我結論

文章內所提的線材、擺位及震動這三個項目其實是各自獨立的

彼此間互相無法解決各自問題

擺位及隔震無法處理電子學中傳輸材質帶來的傳輸效率及低失真度

線材及隔震無法處理空間擺位的聲學問題

線材及擺位無法處理震動產生的耦合調音問題

綜合上述的部分就說明了,想要好聲音沒有一個步驟可以直接達到,線材、擺位及墊材都有各自能處理的項目,聽音樂玩音響系統是理性與感性的交織,而這科學與藝術兩者也沒有哪一項是絕對的,好的交流能帶來更棒的收穫。音樂是用耳朵聽沒錯,但在不了解的音響領域中你會相信有根據的說法還是少數耳朵靈敏的玩家?況且音樂是自己在聽,不是別人在幫我們聽,畢竟我們大多數人都是一般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專業振動防治 的頭像
    專業振動防治

    弘立捷-振動問題解決專家

    專業振動防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